不知從何時開始,時間的過渡在自己感知的世界裡開始變得遲鈍,彷若就是一晃眼,2019年一年就一半兒時間飛逝了。業界在直面生死大考的情況下,終於從先前的恐慌、焦慮和迷茫走向了暫時的沉默。
企業開始思考,老闆開始嘗試,品牌開始試水不同策略......
當傳統零售業市場下滑達到50%+的份額時,當一線大品牌全面降價降維打壓二三線品牌時,當消費者呈現出像高端和低端兩極分化明顯時,當策略集採對於品牌勢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整裝公司的合作又被資金實力的門檻卡住時,瓷磚企業的未來在哪裡?策略在哪裡?
若將磁磚類比為布料,將家居磁磚的裝潢喻做衣服,那拿時裝界的發展軌跡來參照反觀磁磚界的發展,或許有其意義。
當布料被工廠海量掌控了之後,市場上還有一小部分佈匹的高價值體現在哪裡?其實是在設計師手上。換成瓷磚邏輯也同理:當戰略集採管道和整裝公司管道的批量採購將零售節流之後,少數高端定製或許會成為高端瓷磚品牌的最後零售陣營。
高階訂製,走什麼路線?當然是設計師路線啊!
反觀產業,設計師管道,在業內轟轟烈烈吵吵嚷嚷了十幾年,可真正做好了走通了的卻不多,更多的大批企業還在這條路上跌跌撞撞前僕後繼地不得其法的摸索著前進。
那麼,除了傳統與設計師合作方式,將自己的品牌想辦法與設計師產生聯繫並成為設計師的選材庫一員外,還能怎麼做?近期我們看到有四家磁磚品牌與設計師合作的方式,似乎給了一個穩健的答案。
NO.1.與某位設計大咖合作,開發雙重特質的磁磚產品
前不久,特地·負離子瓷磚在廣州召開了新品發布會,獨家發布具備顏值+功能雙重特質的「孟見系列」瓷磚產品,被業內廣泛關注。
“孟見系列”,是負離子瓷磚發明者的特地與被賦予“明星御用設計師”之稱的設計大咖孟也先生密切合作設計創作的一款系列產品。此系列產品打造內外兼修的負離子磁磚,成為高級美感的空間背景,引領國際潮流的空間體驗。充分體現了特地將自然、藝術、健康三者的和諧作為當代居室生活追求的態度。
作者想說:這個做法是真的GET到了設計師管道之精髓。
為什麼?先來看看可以與瓷磚類比的服裝業。服裝業最終呈現出的一部分高端訂製,可不就是有直接走設計師路線、與設計師合作然後開服裝發表會嗎?明星們消費的高訂款,哪來的?
那麼同理,為何咱們瓷磚高端品牌,不能直接與設計師合作,創作出一系列的設計師系列產品,進行階段性發布會、引領裝飾時尚呢?
筆者記得關於這個合作模式,上海的著名青年設計大師潘悅曾在接受筆者採訪時候提出過,他表示:廠家完全可以與個別特別優秀的設計師共同合力來創作設計一款或幾款產品,設計師全程參與其產品花色紋理的創作設計,廠商負責將其用合適的工藝生產出來,最終以設計師命名都可以。這類合作方式,相信會直指設計師群內心,設計師的敏銳度、敏感度和對應用的需求把控,都能反饋到這系列產品上,最終令這系列產品成為真正設計師內心需要的樣子。
不只如此,著名設計師本身的名氣及聲譽,也能為產品品牌賦能,助力品牌在設計界的傳播與被認知。
所以,這應該是一種無往不利的合作方法,它一定比當下許多正在日益氾濫的設計師沙龍和論壇活動好。
NO.2. 賦予設計師代理權,原本的代理商轉型為服務商
在被譽為去經銷商化的2018年,隨著傳統零售業通路的大幅萎縮,策略集採與整裝公司的介入、品牌廠商通路進一步扁平化與通路鄉鎮化下沈的推進,傳統經銷商在磁磚流通通路中的地位確實面臨了新的考驗。
策略集採及整裝公司更願意越過經銷商直接找廠家簽約合作,鄉鎮區域的經銷商則在一大波品牌廠商通路下沉的推進下,也更願意越過上一級的經銷商,與廠商直接達成合作,一時間,關於「去經銷商化」的言論,在業界刷屏。
但大多數情況下,廠商還只是說說,直到--金絲玉瑪在其經銷商年會上高調宣布:未來直接賦予設計師代理權,放開手腳簽約設計師為其代理商!這層「去傳統代理商」的窗戶紙,似乎被直接捅破了,業界一片嘩然。 據悉,該決策,也是企業耗費了許多精力最終狠下決心做出的決定。
筆者日前與金絲玉瑪的相關負責人聊至此事,對方表示:目前全國範圍內已經有許多設計師簽約成為了其品牌代理商,效果明顯。設計師可以有直接的出貨權和銷售權,原來的區域代理商則全部轉型為服務商,配合設計師做後續的售後服務。
至於設計師方是怎麼看待此事,筆者尚未找到時機與設計師聊,但這恰恰是品牌廠商在設計師管道的另一種全新嘗試,值得關注和思考,不是嗎?
NO.3. 扶持培育年輕設計師,以期未來
上個月筆者在南京做終端市場調查,新中源南京的新一代年輕代理商給了筆者驚喜。
身為陶二代的吳小姐,對設計師管道的理解透徹而深刻:「我們目前主要是扶持培育一批80後90後年輕一代設計師。他們在尚未成名之前,或許都要歷經一段艱苦奮鬥的年月,但設計師本人的認知和生活體驗之間的關係密切,如若他們本身在艱苦奮鬥的年月裡沒有機會去接觸更廣闊的天地、遊歷更多的地方,會限制他們的眼界和成長。 p>
記得筆者曾經和一個從事室內設計3年的年輕設計師聊天,他曾表示:與賺多少錢相比,當下最渴望和更重要的反而是一些學習交流機會,這樣可以打開眼界增長見識,累積閱歷方可厚積薄發。 筆者認為,如若品牌廠家真正看到設計師這方面的需求,去想辦法提供平台,會有前期與設計師深厚的感情投入,那麼這些設計師力量,將會是品牌未來發展的生力軍。 NO.4.與第三方設計公司合作,打造設計師晉升管道 「一個人走的更快,一群人走的更遠」。前文提過,作為年輕的設計師,他們希望能有一個學習、交流、提升甚至是晉級的導引平台,這個平台能聚集一群志同道合者、一群小眾設計師圈層,大家共同提升和進步。是以,能強集團全程贊助、金科品牌參與的「U+聯盟」中的「U+設計師聯盟」透過打造這種設計師圈層,滿足設計師的提升與交流一體化需求,在業界也是風生水起。 此聯盟體系核心在於:透過設計師、工長、材料商、設計師平台和優秀經銷商及媒體平台合力,打造一個全面賦能的生態連動系統,整個聯盟以合夥人制度的方式,吸引各方力量,完成閉環生態鏈。此生態系統提供給設計師的服務主要在於:提供設計師的成長晉昇平台。 「U+設計師聯盟」包括:遊學、獎項、證書、培訓、資源導引和晉升空間匹配等等。 一個最直觀的合作就是:對方需要什麼,你提供什麼,需求創造市場。這個邏輯放在廠商與設計師合作方面,同樣適用。 其實,作為走設計師管道的後起之秀,類似上文提及的特地、金絲玉瑪、新中源和能強金科品牌外,業內還有許多品牌都在不停的摸索前行,尋找配對自己的方式。 一如前文所述,隨著產業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設計師通路必然最終會成為或已然成為了兵家必爭的一個管道,既然如此,這個管道如何深度開發?如何具體操作,值得思索探索。筆者根據觀察,總結以上幾種做法,可能觀察不深入思考不到位,但拋磚引玉,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