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河南新聞6月28日電拉胚、上釉、手繪、捏塑…6月25日,在平頂山郟縣安良鎮一中的陶瓷教室裡,鈞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俊鋒手把手向學生們教授鈞瓷燒製技藝。學生們沉醉其中,享受陶瓷製作的樂趣。
圖為李俊鋒(左二)在為學生講授陶瓷知識。
在拉胚教室,只見輪盤飛起來,同學們用靈動的雙手翻沿、拉高、收口。陶泥一會是瓶,一會是杯。在手繪教室,學生將自己的想像力透過筆端注入陶瓷,這種身臨其境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對中華歷史和陶瓷藝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我非常喜歡這門陶瓷課程,它讓我的動手能力、美學、創作靈感都有很大的提升。」「手繪陶瓷讓我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得到了發揮,近距離感受到瓷器的歷史底蘊與魅力。
圖為學生在為陶瓷上色。
目前,在安良鎮一中建成有校園陶瓷文化廣場、陶知館、陶行館、設置有練泥坊、拉坯坊、注漿坊、捏塑坊、上釉坊、插花坊、手繪坊、陶樂坊8間陶瓷製作教室。
「我們計劃組織教師外出學習提高陶瓷教學水平,編寫校本教材讓陶瓷教育系統化。同時,我們也將積極參與陶瓷相關賽事,讓學生作品登上更高、更大的舞台。」郟縣安良鎮一中校長王運旭說。
郟縣安良鎮與中國鈞瓷之都-神垕鎮相毗鄰,這裡黏土資源豐富,該鎮神前陶瓷產業園區先後被命名為「中國唐鈞基地」「中國園林建築陶瓷創新示範基地”“中華陶瓷大師聯盟郟縣窯創作基地”。目前,全鎮共有陶瓷企業48家,涵蓋生活、建築、藝術、工業陶瓷4大類,產品種類達300餘種,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及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地區。 (李培新 李軍輝/文圖)